开题报告.ppt
开题前的准备 与 开题报告的基本格式,一、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程序),选题 申报 立项 开题 中期 结题 评奖 推广,二、立项与开题关系,立项:——重点在论证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管理部门专家评审论证批准可以进行研究开题: ——重点在设计课题研究过程课题负责人及成员 具体、细化、深入分析 设计研究方案(实施蓝图)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预期作出什么,三、课题申报书与开题报告的联系,课题申报书的意义:提出研究问题——争取立项 开题报告的意义:课题研究方案——怎样做研究,异同 1、立项申请书与开题报告框架基本一致;2、开题报告是立项申请书的具体化;,课题研究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具有探索性。要有序有计划性。要保证质量。课题研究必须重视研究方案的设计。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而详细编制成的“施工蓝图”。,,,开始做,(桥)设计研究方案,,开题(论证),,研究的问题,,可行性,问题、内容、方法、途径、保障等,四、什么是开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五、开题前的准备,(1)开题报告的准备(2)开题会议的准备,,(一)开题报告的准备,1、对课题做深入地思考标题关乎着研究的意义、价值推敲题目大小、研究角度、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述题目可以适当的修改,但是不能大改 (下两张的例题) 2、查找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学习(做好文献综述)搞清他人的研究成果确定本研究的生长点 (下第三张) 3、撰写开题报告,学困生转化的案例研究 (有无学段、学科的限制,如有,请明确,如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案例研究) 普通校中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的案例研究,,例:,内容: 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转变学困生的策略和途径研究:,,齐小兵基于社会科普场馆的校外科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 岳颖 (推敲)在校外环境教育活动中体验式学习法的应用研究在校外环境教育活动中体验式学习法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的基本格式,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三、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论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概念界定 2、研究内容、重点、切入点 五、研究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七、课题组成员与分工 八、预期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保证 十、主要参考文献,文献综述——注意的问题是切题,有价值的图书资料。前人的经验、成果为己所用 (文献收集什么)对研究概念做综述、对研究内容做综述 步骤:* 收集和阅读文献* 根据研究的范围梳理文献* 综好别人的研究成果 “综”——综合* 兼述自己的研究见解 “述”——述评 初学研究者比较困难,争取做好。,获取有价值的文献渠道报纸:书籍:推荐 杂志:推荐 网络:有条件推荐,文献综述的要求,1参考的文献在15篇以上 2参考的文献要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前沿水平(时间、权威和国别)3综述的内容和所研究的内容相一致。4注明出处。,齐小兵基于社会科普场馆的校外科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 围绕校外教师的教育培训模式、方法、途径等方面查找。岳颖 (推敲)在校外环境教育活动中体验式学习法的应用研究 围绕环境教育中关于体验式学习法的应用情况。关于体验式学习的概念和理论(用于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表达的是研究所要达到的结果。 *意义说明的是研究的价值。,问题的提出 简短、明确。说明您的研究问题是一个确实存在、并且需要寻找解决办法的问题即可。,基于社会科普场馆的校外科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2.选题的目的、意义 选题目的 :真实有效地做好校外科普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弥补现有校外科普教师培训模式理论研究的不足,借鉴国外先进的校外科普教师培训模式,根据目前我市校外科普教师培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社会科普场馆的资源优势,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理论的提炼。以期在校外科普教师继教培训的理论体系研究领域中起到一定作用,促进校外教师继教培训理论研究的发展。本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途径和办法,相信会对校外科普教师继教培训的推进工作有所裨益。 选题意义: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目前校外科普教师培训已经日益受到各级领导和各方面的重视,在“十一五”期间,我市校外科普教师继教培训已经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十二五”期间,迫切需要有人在校外科普教师继教培训的规律方面做一些研究,以便更好地起到引导作用 。,在校外环境教育活动中体验式学习法的应用研究,2.选题的目的、意义 教育的世界不仅仅是文化的世界。也与自然界息息相通。随着生态主义的兴起, 人们不仅把自然当作人类的朋友。而且注重人类与自然的“灵性”沟通。开始承认自然对于人的发展的根本性价值。自然之于教育有着拓展智力、感悟自由、启示生命、认识自我的价值。教育活动要走向自然。确立自然之于教育的内在价值。在课程设计及具体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然体验。让学生在与自然生命的接触和对话中理解世界、感悟生命。在对自然的领会中达到本真人性的实现。 教育走进自然,并非是一种浪漫的自然主义的幻想。而是一种实际的行动。家长、学校、社会都需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亲近自然。本课题的选题就在于在实际的教学中探索如何实现将教育有效地走向自然。,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做些什么),* 将研究内容有条理的展示出来。 * 内容的阐述要充分、比较全面。 * 要注意与题目内在的一致性。,概念的界定(很重要),* 标题中包含着研究的核心概念* 对概念的理解要符合学术规范梳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目的在于不发生概念的混淆,准确的使用概念。划定研究范围。例:普通校中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的案例研究 普通校(?) 英语学困生,研究内容(要明确、具体、有层次),研究的主要问题:在社会科普场馆中探索出一种有实效、可操作的培训模式。 一、校外科普教师需求调查与分析现状是什么?什么需求、(目的是什么?) 二、基于社会科普场馆的校外科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理念和目标的研究、根据调研和教育要求,制定目标根据目标,研究培训理念 三、基于社会科普场馆的校外科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和课程设计的研究、(做课程建设和开发比较难)据以上研究培训内容选择的模式、培训方法的模式、课程设置模式等等。模式与课程不能等同,在校外环境教育活动中体验式学习法的应用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 尝试在校外环境教育中的应用体验式学习法,挖掘开展环境教育的场所,积累环境教育案例,探索有效开展校外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学生在校外环境教育活动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二、校外环境教育学习活动中适于开展体验式学习的活动场所的调查研究 三、体验式学习法在校外环境教育学习活动中应用的课程设计的研究 四、校外环境教育学习活动中使用“体验式学习法”效果评价的研究,研究方法——“做些什么”和“怎样做” * 方法选择是实现目的保证。 * 方法选择要与整个研究具有内在一致性。 * 方法选择要适中、贴切,不可过多,要具有可行性。方法的描述例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五)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上海、大连、青岛等几个进行小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的地区进行典型个案调查(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并形成调研报告。 2、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掌握国内外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现状及理论上的进展。 3、经验总结法:参加课题研究及实验教师总结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并成为重要的研究成果向社会传播。,1.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此项内容主要是通过文献检索,一方面,学习校本课程的课程论理论;另一方面,了解中外当前校本地理选修课研究现状。从而,为课题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充分了解前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我们的研究起点。(2)调查研究法: 我们将深入调查本校学生地理学习的基本情况,制定详细的调查问卷,通过对校本选修课开设年级学生的前测和后测研究,探索校本选修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对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地激发和培养的有效性。(3)案例研究法: 校本课程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定,与国家课程相比,打破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校本教材的内容将以最鲜活的地理知识或地理事件为切入点,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紧密结合生活中的地理,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视野。,研究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六)研究步骤,第二阶段——行动研究阶段(2002.9——2003.7)1.研究评价标准及评价工具2.形成相应的评价方案(子方案) 3.研究国内外相关现状4.开展理论研究,(六)研究步骤,第三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03.9——2005.7)1.确定实验班及对比班,实施前测;2.开展实验研究并以一年为周期评价阶段性实验效果3.开展后测,验证实验总体性效果4.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六)研究步骤,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05.8——2005.12)1.总结各种研究成果2.撰写相关报告3.研究成果结集出版,步骤,(2)研究步骤和进程 ■2011年09月——2012年01月,学习公民教育理论阶段。 ——公民教育的历史,公民教育的理论及其实践经验。 ——当代女中学生公民素质状况调查。 ——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可评估研究。 ■2012年02月——2013年01月,课题研究阶段。 ——通过公民教育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践研究。 ■2013年02月——2013年06月,课题研究总结评估阶段。 ——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形成研究成果。 ——迎接总课题组评估验收。,